close


  這本書只要你看過一眼就很難忘記它。如果要列個什麼一生必讀的清單,這大概是我書櫃裡最想推薦的一本書了,許久沒遇見那麼扣人心弦的舖張安排,讓人迫不及待的想在假日一天之內就閱讀完畢,但最終還是抑制了這樣的衝動,給了自己足夠沉澱消化的時間,看完真是讓人感觸良多。

  多年前我曾閱讀過小知堂的版本,至今光是聽到書名,鮮明的印象依然深刻難以忘懷,而此次藉由皇冠重新出版再溫習一次,仍舊感到沉重,也許是一種醜陋的人性使然吧?故事文字裡夾雜著人性黑暗面,及人類情緒心理形成的推演,其意涵之深已超越我所能探索,也許在不同的年齡時再度拿出來重溫,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吧!這樣的感受亦會在經歷過不同的人生歷練後伴隨而來,就像大海的浪會乘著風變茁壯襲捲而來。

  我想人類已經把自己推陷入知識無底的深淵,而面對其中漫無邊際的無力感又督促著人開始尋根。在找出自己根源的渴求下,早在二千三百年前伊底帕斯已自問:「我必須弄清楚我是誰?我來自哪裡?」主人翁查理亦在手術變聰明後不斷的追求知識,急欲挖掘自己、瞭解自己和全世界,而尼采卻在《悲劇的誕生》裡反問:「我們對歷史的巨大飢渴意味著什麼?我們對其它文化的貪得無厭意味著什麼?還有我們對知識的消費欲望又意味著什麼?」如果不是因為根的喪失還會是什麼?當夏娃和亞當離開了伊甸園之後,我們是否還能依循而回到那片純真之地?

  有時候我寧可相信無知是一種幸福,太聰明有時只會讓我們對事物失去耐性,覺得愚蠢的都是別人而不會是自己,如此一知半解的可怕,或仗恃著一知半解的歧視別人。只因為人類總是不自量力的想扮演上帝的角色,想改變那些他們沒有權力改變的事物。護士希兒達因異聲道出他們沒有權力讓查理變聰明:「因為上帝如果想讓我聰明,生出來的時候就是聰明的」卻遭調離部門。麵包店的芳妮也對查理提出忠告:「如果你讀過聖經就明白,不該多知道上帝不願讓世人知道的事。知識之果是禁止人們去碰觸的。如果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,例如和魔鬼打交道,我建議你現在回頭擺脫它還不遲,或許還可以回到以前簡簡單單的樣子。」這似乎也是很諷刺的一點,人類科學發展越是自以為聰明,道德問題反而越衝擊。

  回憶起第一次看書看到噴淚,再重溫反而有一種「見山是山、見山不是山、見山又是山」的奇妙境界,這幾個字就足以道出查理所經歷過的一切了吧?看完書我甚至拖延個幾天後才開始寫心得,不然我可能會寫出像查理後期的報告那樣用些笨笨的文句或錯字,這並不是取笑,而是看的太投入被查理化。我想,假設以後人類醫療真的發展到如此地步,能動手術使智商改變,那時我們該是支持還是反對呢?

【特別感謝】皇冠文化邀約試讀機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坐看雲起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