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  在伊格言的《噬夢人》裡,未來的人們將追求著大量的感官刺激,彷彿自己的心靈已經乾涸,再也無法提供白日夢的想像服務來自足一樣。這總讓我想起電影《駭客任務》裡,有些人是迫切的想脫離母體,即使真實的世界是如此荒蕪,也不願再依賴這種幻相的滿足感是背道而馳。但究竟我們又該如何確認自己是在夢境裡體驗真實?還是在實境裡逃避幻相呢?

  未來的戰爭,似乎也很常被設定以機器人為要角,或進階一點的生化人與人類之間所延伸的問題上。雖然我們無法一口咬定,小說或電影是否可幫助我們展望未來?但為何人類總會在明知結局是毀滅的前提下,還是硬要迎向自己的命運呢?因此才更加及時行樂的追求感官的極限嗎?機器人或生化人的出現,真的是未來趨勢嗎?亦或人類究竟是想扮演怎樣的上帝角色,以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呢?或是為自己帶來更多不可收拾的科技災難?

  雖然背景設定在於未來的年代,但讀者們根本無需擔心閱讀起來會有距離感,因為我忍不住想讚嘆作者的想像力,再輔佐自創註解的偽維基百科,將這些虛幻而不真實的天馬行空呈現的煞有其事般,有幾度我差點就想把它當成是什麼新知識加以吸收,而分不清它並不存在於我們時空裡的模糊地帶。甚至是太過投入於篇幅章節裡,每次抽離出故事的情境外,又會對於自己原來是活在古典時代(也就是現代)而感到驚訝不已,或許有部份原因,是作者也常引用目前科技的技術為延伸所致吧?

  其實只要提到機器人,一定會聯想到艾西莫夫這位鼻祖,他所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:第一、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也不能在人類受到傷害時袖手旁觀;第二、機器人必須遵守人類命令,除非該命令違背第一定律;第三、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,除非自保過程中違背第一和第二定律。從以上三點看來也不難得知,人類當初創造的初衷,其實只是想分擔自己的勞動量,使其成為生活中某方面的幫手。而伊格言就更進階以生化人為主題,一種介於人類與機器人之間,又類似於複製人的量產技術,最後再深入機器是否也能擁有人類獨特的心理與心智層面來探究。雖然這點在改編自艾西莫夫的電影《變人》裡也有相同的遠見,但《噬夢人》所建造的格局更廣泛,相較下可說是一點也毫不遜色啊!對未來可能面臨的議題,抱持著好奇心的讀者,相信這本書絕對會替你開啟一線曙光。

【特別感謝】聯合文學提供試讀機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坐看雲起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