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可粗略區分為三部份,第一部是作者回憶與母親相處間的情境,基本上一個人的個性與價值觀形成的雛型,約略可從這條最深的樞紐帶看出一點端倪。第二部是活下來的我們究竟得到什麼益處呢?第三部則深入省思,從死亡的角度切入重新看待父母。而綜觀本書大概著重於以下幾個問題討論:

1.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的,而你想珍惜保留的是什麼?
2. 你父母擁有但你從未獲得,因而感到遺憾的是什麼?
3.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,卻想摒棄的是什麼?
4. 你曾經需要,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什麼?

  其實我會比較相信,每個孩子的出生,他身上一定會綜合繼承著父母的個性特質,而我們所需努力的,不正是藉由父母親這面明鏡,來思考自己有哪些值得保留或捨棄?我想這部份實在也無需等到父母雙亡了才來考慮,而是在平時的相處或爭吵摩擦當中,我們很輕易就可以看見這些部份。為什麼我之所以這麼想的原因,有部份是來自於東西方價值觀的不同所引起吧?許多理論總起源於西方,而當移植到其它國家時,第一個面臨的問題,即是這是否符合當地的民情?或首當其衝思考觀念的考驗?以亞洲地區而言,個人與家族間的連結是非常根深柢固,而不像西方成年後的子女就會各自單飛,最後再藉由死亡或告別式上來懷念一個親人,這似乎是許多理論總會碰到的盲點。

  整本內容也跟我原先預期的方向有點不同,因作者身為資深心理治療師的背景,會讓我期待它是能以專業心理學角度來切入,並探討死亡所附帶的益處,而非一本看起來像家族式自傳的回憶錄,另再收錄其他十幾位也喪失父母的中年人士訪談。這點之所以會令我感到驚訝,有部份原因是因為,死去的人並不會從墳墓裡爬起來和你爭辯啊!但在這樣的傳記裡,其實也反應出父母態度的不成熟,很容易不自覺便把當初未完成的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,而姑且不管這夢想又究竟有多少真實性呢?也許就是這樣慢慢回溯,自己如何被母親的雙手所捏造,再進而還原自己的本性吧?

  當然,死亡還有另一個益處,那就是當你擁有一對專權的父母時,好吧,這樣說或許有點過份,但假設不管你做任何有益或有損自己的決定時,若老是有人在旁加以干涉,當你總覺得自己老生活在期望落空,或權利被剝奪的感覺裡,這樣應該很難完整自己的個體自主經驗。死亡的形式或許有很多種,如同親子間互動的狀態也各有所異,有些人因此而開始掙脫掉父母的束縛與枷鎖,開始追求生命中的喜悅或是更好的生活。有人開始更注重自己的健康與體態,有人尋覓良緣結婚,但同樣也有人結束了多年來的貌合神離,只因為父親認為對家庭從一而忠才是有責任感的人。書裡有許多故事讓我們很難斷定事情的對或錯,但至少他們擺脫了心靈的陰影,而成為更真實的自己,這點或許還值得慶賀吧?

【特別感謝】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坐看雲起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